close

回顧、檢視和前瞻台灣的建築教育

                                        未提供相片說明。

 建築教育的回顧及未來期盼建立在幾個基礎問題的思考;首先這個教育是要將學生引導到什麼境地? 接著,該誠懇的面對現行的制度及師資等架構是否足以引導出如此的方向的未來?

   「引導到什麼方向?在目前各教育單位所在光譜差異性之大的現狀下,當然不可能有單一答案 – 建築師、設計專業者、設計整合者等等。如果放棄以這種相當技術性字眼所認定下的教學任務,許多學校所強調的則是建築專業指所需知識化架構的內容及邏輯;部份強調以建築設計為本的社會、文化、科技及文化美學訓練;而部分則會偏重於專業技術及執行的成就肯定。然各種關於建築教育的辯論,也就深植於「方向」及「教學資源」的調整,以期建築教育得以因應設定目標的達成。

 

   在真實的狀況,建築創作的內容(由理論到實際)在這25年間有了極大的改變。在學校中,過去學生們以「建築師」為單一志業的目標;但隨著強大資本化、自由化的社會運作成型,有了巨大的改變;「它向專業」的概念也逐漸成為學生所認定「後建築」專業內容之一。然而雖然時代的變遷極快,但由常民到建築專業者,大多還是期待著效率化值面對著建築系畢業生;它們需要的是「即可上線」的可用之材。這意味著在學習端及執業界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其背後的涵義則是教學機構的理念常常不吻合大部份專業界所期待「隨插隨用」的標準特性;或是說,學生們所接受教育價值的開放多元相對於建築產業體下的「權威」及「單一」有著格格不入的衝突。

 

讓差異不是問題,而是機會

    建築教育及建築實務間的鴻溝可以說是近年來最被提起的「問題」- 為何學生受了五年的建築教育這個不知,那個也不會? 「好不好用」成為雙方接軌的關鍵字。但所有的「落差」都絕對不會是0與100間的「差,而是期待70而獲得20的落差。至於業界期待什麼呢? 捫心自問,除了極少數真的願意慢慢的給他們機會,他們在礙於時間及財務的考量下,他們會希望能僱用直接完成真實作業任務的工作者,而非還需時間訓練的菜鳥。

 

   所有的差異在學生這一方是不能有藉口的,對於教育這一方也一樣。在學生一方,他們要進入建築這個產業鏈就必須鍛鍊出堅毅的身心,他們必須學會的是在殘酷的競爭中活下去;因為沒有這樣,他們幾乎沒有能力進入這一個產業(或是任何一個產業)。至於在學校這一方,教育必須找出實務界中的標準性何在? 它們必須盡力的完成這一個部份的教育責任。我相信這一個標準性的教學內容應該是建築專業中的「中標」而非「高標」;任何接受建築教育的學生都應具備這一部分的「中標」,而這種能力也能在業界期待70分的標準下,能以獲得50分的狀況低空掠過,同時也能縮減了實務間以及教育機構間的「落差」。

 

   我們永遠不要期待沒有落差;沒有落差代表這高等教育是有問題的;如果真的如此,它不就成了勞委會的職訓所嗎? 也就是學生進入業界後「好不好用」的答案應是「可以用,但不怎麼好用」。 「不怎麼好用」並非來自於人格上的問題,而是知識上的差異性。知識及專業上的差異本來就是正常,他們本來就不會很多東西(同時也會很多「長輩們」不會的東西),社會本就是他們的下一個訓練所。因此差異說不定也是機會 – 雖然不見得是建築師事務所的機會,但有可能是其他相關領域的機會。高等教育便是讓他們能開闊壯大視野、也讓他們能在未來中發現自己可成長的機會。

 

   時代的發展見證了產業變化的迅速,而逐漸擴張的國際腳步也推倒了任何有形及無形的時空藩籬。我們再也無法以絕對的固定性來端看建築產業 – 它由思考、設計、建造到服務已有巨大變化;同時「建築相關」產業也已經擴展到各種內容、型式及可能。華宅大廳中的燈具、裝置藝術可以是他們的創作及職業內容嗎?可以;拼花石材地磚的設計可以由他們來設計及執行嗎?可以;他們可以為銷售專案進行影像、網站內容及行銷出版的計畫嗎?這當然也行。

 

   不可否認,建築教育的任務在這數十年來已經面臨重新整備的各種挑戰,一方面社會給予的任務期待更加沉苛(含評鑑制度的進入),然而她的產業系統卻已悄悄溶解成多元。相互比較之下,衝突加大。我還是相信建築教育的目的只是教育出一群具備「了解」產業的人,使他們能較快速滑入產業鏈,而非訓練成唯一的建築師或是”XX師”。在今天各產業都面臨調整;誰知道猶如大前研一所說的「建築代工」、 「境外生產」不會逐漸席捲產業的生態鏈,而過去許多視為必要的知識及流程,說不定轉眼間會完全失效。建築教育不是為當下的產業做準備,而是為未來的產業做準備。當然,畢業者如果要成為一位被定位下的建築師,他還需要很長時間的事務所再訓練。

 

讓人智是教育中心,而非物性

   在本土的教育架構中,除了極為目標導向的技職教育系統外,建築高等教育本來就是在教育「人」,使他們由頻死及窒息中的中等教育中逐步開解自己,進而逐步了解他人;也唯有認識自己及他人後,個人才能有想像,建築的專業才有可能被推高。

 

   許多進入大學的學生,其成長的過程其實相當空虛,他們從未有機會思索為何來受這教育,而自己真正喜歡這個科別嗎? 因此,建築教育就必須以開啟學生為起點;唯有讓學生認清他自己,他才能在學業中找到價值及樂趣。我從不相信高等建築教育的目是在訓練一種獲得職業認可的內容,– 而就算成功了,不過增加一些辛勤的「勞工」;而他們中的一些將在那麼一天,發覺他們的極限到了,再也找不到出口了;或是他們也將隨波逐流的進入「忙、盲、茫」的大體制中,而終被大時代所吞沒。

 

   今天的建築教育在促使學生能了解自己後,更需要攜手讓學生們了解「他人 」– 他人的痛苦、歡樂、慾望及夢想。時代給了這群孩子不同的「視野」;他們靠著謠言、虛擬、影像及圖片認知了世界,但卻失去真實的知感、以及能以同理感受及預測他人感覺的可能。沒有知感,就沒有質感;沒有質感,也就妄談設計的敏銳性。如果能播畫出一個建築教育最大的成就,那莫過於讓學生們接近人群、對話與他們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或是讓他們願意為別人做點什麼。在許多建築學校中逐步以社區活動、參與設計、下鄉服務的設計內容加入了冷冰冰的「計畫」,提供了真正涵養式的學習底質。沒有和身體、土地上的生物對話,真不知他們畢業後只能成為服膺於資本及媒體價值的機器,還是能活生生的幫助大家改善生活品質的執行者。

 

台灣建築教育的過去及未來

   「回顧、檢視和前瞻」是一個困難及沉重的字眼,在時間軸的意義上,它代表著由過去望向未來的期盼;在心裡層次上,它暗示著前瞻的焦慮,以及如何突然在接軌未來的道路之前產生的莫名徬徨。

 

   過去20年建築教育的改變主要有幾股力量的運行; 一為依賴師資結構的變化。再者,社會的開放逐漸讓建築的產業化歸於極端的商業性及利益性。接著,新科技、新經濟、新世界地圖的出現改變了「建築是藝術一部分」的想像,建築的創作、思考及作業更加趨於工業產值及產業。最後,各種新社會因子:廣設大學、少子化、評鑑機制等等,逐步影響教育目標及思維。

 

    建築教育的問題本身便很龐大。但實際上每一個建築教育的機構都知道其內部的問題何在,以及有無能力完成被期待下的教育任務。有些困難乃根於師資結構的不流動、有些則因資源短缺而難以施展、些則根本於重研究輕教學的偏見思維、有些甚至可以直接究責於大環境的遽變。無論如何,前瞻未來也只能極為極為謙卑;如果能幫助孩子們找到信心(現在念建築系的孩子,已經不再是頂尖,甚至還有點平平。)、如果建築教育的過程能讓他們堅毅些、感性些、熱情些,恐怕比給他們更多課堂的法規、建築史、物環、力學計算還來得重要。

 當然所有以上這些沒有技術字眼的「建築教育的前瞻」,還必須根植在那已經具備至少「中標」的教育內容。否則再怎麼「前瞻」也都只是空談。

各位教育界的先進! 當大家辛勤的為建築教育的未來思量時,如果我們的教學上努力最後換得的確是連一點感動的回饋都沒有時,或許就可以跟這個系統說bye bye了。而我還在這個崗位的原因,正是靠著偶爾的驚喜持續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鑽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