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城市學       

    未提供相片說明。                

近來「城市學」成為大熱門:在媒體中充斥著「城市話語」的尋奇、美食;在各學術演講內容中有著「××城市學」的場次;在各級政府機關瀰漫著「城市競爭力」、景觀改造、城市文創或城市經濟學的想像;似乎所有的「好」都可以就由城市的再次被發現,而成為未來的視野。

 

城市並非現在才被發現,早在19世紀城市儼然已成為思想的總和體:它宣告價值及衝突、過去及未來、夢幻及幻滅、生息及死亡、肉體及心理;她成為一個可被擬像的有機體,它爬向周遭曾是無垠的大自然,它長出長揚觸角的室內廊道,它演化出冒著煙的火車站體、他更是無數小生命體在此忙碌、優游、衝撞、享樂的包容體;似乎所有的偉大事業都在此從容的被建造出來。

 

當然在這巨大城市聚合體中被擬想的理想或是背叛,都是人類文明的資產。傅立葉夢想下的理想新城:一群人居住在一座巨大的「建築城市」中,過著烏托邦式的生活;或是第二帝國下巴黎中,中產階級的居家情感幻化的城市中的虛擬合諧;或是納粹下的城市中,死亡氣息瀰漫著「合諧」生活的幻覺;這些隱喻及真實城市的面貌都指引出如今文明的走向或是指出一種遺憾。

 

話說現在的城市學雖然和過去一樣精彩:充斥著對立與和善、暴力與互助、慾望及絕望,但是城市的學問卻在消費媒體的充斥下,變得單調多了;現在的城市學已被「城市享樂學」、「城市經濟學」所主導了;「物」的學問、「價」的概念、以及即時性的慾望性,逐漸取代了過去以「社會」學問所主宰的城市學;過去追求它的隱喻及想像,現在則追求它對身體所呈現的價值及數字。總有那麼一群城市專家正在敎大家尋求城市中的「好店」:吃喝玩樂;另一群則敎大家尋覓購物地點、認識設計美學及消費傾向。城市的學問逐漸脫離評論及批判,而成為「活躍」(vita active)的代言者;城市學問中所隱含的「沉思」(vita contemplate)開始變得消沉及不重視。

 

城市的學問來自於它堆疊、重複、衝突及包裝;因為有了城市,當它聚集起這麼多的不同的身體(來自於種族及其他身體差異),於是這些「樣本」呈現人的真實;他們或在鬥爭及或在互惠下顯示人的本質;也因為有城市,開發的需求在過去及未來的中對抗或妥協;有時,一個有幸殘存的「史蹟」在時空的未來激發過往的想像;有時,一隻偶飛來駐足僅存綠地的北方飛鳥吸引無數同情及好奇的目光。

 

或許正是城市中人心趨引的想像,它讓城市不朽及偉大。儘管「吃喝玩樂」也是人類生活重大的象限,但它需要「吃喝玩樂」的憧憬,才能將純粹的慾望變得偉大。一碗肉丸、魚羹、牛肉麵或許道出口味的香醇,但也透漏社會曾經對於這些食物所期待的滿足及需求;當佇足東京表參道發覺物品文化之美的同時,也目睹由1910到今天的變化:時空已經填補了關東大地震,逐漸封閉了藤蔓叢生的老公寓(同潤會公寓)及一個時代的生活期盼。

 

讓我們具有一個「新城市學」意識下的城市學吧!城市不是一個點(店)、不是一個讓你吃了一口便很感覺的「小吃」所組成的印象;城市既是紀錄點(店)、也是線(街道)、也是面(區域),更是無所不在由過去到現在「話語」及無數酸甜苦辣感覺的組合。中山北路是沒辦法由單純的「LV」店面街區而不去想到日治歷史中的敕使大道;而70年代崛起的「條通區」酒廊街中(還有「肥前屋」),是無法不聯想到日本殖民權力的淩駕印象。在太原路上,儘管失去了就台北後火車站,它還是隱約透露寂寞旅人的臨居所,它充斥各種臨時、花樣、表面的人來人去。

 

讓「新城市學」成為認識自己、父母及祖父母的鏡面,它是歷史及人居於此價值的表徵。城市如果只被認識成為一具能在短時間完成慾望吸唧的身體,這個身體將只是個畸形:他有很大的知覺及生殖器官,但卻有很小的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鑽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