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嚴肅的議題由氣候議題到人類建設

鄭州水災危機】河南衛河與「共產主義渠」決堤877個鄉鎮300.4萬人受災-- 上報/ 國際 土耳其野火燒5天8人喪命希臘義大利也傳災情[影] | 國際| 重點新聞| 中央社CNA

近來全世界都為氣候議題苦惱:在台灣東部的乾旱、西部的高溫造成了無數農畜產的損害;在中國淮河流域的澇災、在東南歐持續超過40度的高溫、在英國的大降雨都導致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被列舉出的都還是無數災害中的少數,而其造成這些氣候異常災害的煎熬,恐怕也還只是前奏曲,隨著更多隱藏於這些異常之後的因素:臭氧層破洞、溫室效應等問題等逐漸浮顯,實際上人類面臨的未來恐怕更為艱辛。

 

當氣候作出劇烈改變,人類的生活也被迫面臨巨大的調整。然氣候的改變是不分地理及國家區隔,同時這改變相對於人類行為及生活模式的調整實在「快」了一些,可以預期的將是,氣候變遷將在人類的社會中產生巨擾:戰亂、疫疾、糧食、能源、貧富差距等問題將成為各國內部及國際間的重大議題。

 

儘管許多努力例如「京都議定書」的執行,氣候議題在某個程度上卻是相當無力面對;而其最為關鍵的問題來自於「差異性」。貧窮及發展中國家在致力於解決國內貧窮及人口問題上,將不斷的將發展及「脫貧」作為施政主軸;而開採天然資源及擴大建設成為「脫貧」的主要手段。在資本發達國家中,有些基於國內利益遊說團體的壓力(美國為代表)或是根本就需要開發中國家的資源作為人民生活需要的後盾(礦產及能源),也只是在政策上的「點到為止」,或根本只是口惠實不至。但是這些「南vs.北國家」或是「貧 vs.富國家」的差異卻被大自然一示同仁的反撲。

 

至於發生在許多國家的氣候變遷討論,看來蠻具「政治話題」,同時也相當具有警世意義。(如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影片)同時,當前導因於自然及能源資源分配出現的「通膨問題」問題已悄然擴及全世界,一股前所未有對於氣候問題的警覺已然成形。在台灣或許有些努力似乎已出現,例如建築技術規則的綠建築專章的加入及部分內容的執行,以及正在股票市場中被大家熟知的「節能概念股」的飆漲,似乎在許多小小面向中逐步滲入每個人的意識。

 

然而,環境議題如果不成為「政治話題」的話,似乎這種意識並不太會成為強而有力的政策原則,或至少在我們所見的「政策」正是種「不連續政策」的結果;一方面宣示「綠」的環保需要,一方面又要求環評政策的「彈性」,以便引入特定的耗能產業;一方面宣揚農能業政策的永續及支持,另一方面卻也在政經架構上強化了大城市發展能量。

 

根據耶魯大學一項研究,氣候變異的最大受傷者還是弱勢者產業的弱勢、資本的弱勢、移動的弱勢以及身體的弱勢。當強與弱的差異如果不在國家政策中提早面對及提出對策,恐怕會是越來越難解的議題,因為當更加激烈的對立出現時,它所延伸出的恐怕將是政治的不穩定性以及各階級相互的不信賴。當然,由環境政策議題所輻射出的將不只是「綠建築」等的特定議題(內政部),它是環保(環保署)、文化(文建會)、產業(經濟部)、農魚業(農委會)、社會觀照(內政部)、醫療(衛生署)等體系所有的組合。

 

由一兩個小小的政策來稍微挑戰政策環保能量及想像的不足;一為營建署自誇的綠建築執行中,對於裝修環保材料的使用比例竟然只低到5%(已執行中);再者,雨水、中水等再利用的管制對象也僅限於總樓地板面積達3萬平方公尺以上之建築(這面積也未免太大了吧!);同時,由於綠構造係數的管制尚未實施,更降低了綠建築政策作為政府誇示「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的積極意義。

 

近來,報章媒體上出現的日本建築師坂茂(Shigeru Ban)及其特殊的紙構造建築令人耳目一新;雖然紙作為一種建築構造也許過於實驗及前衛,未必有可能真正實際長時間使用的可能;但是紙作為裝修材料或是家具的應用,已經實際上的可行。一種政策的執行如果極具前瞻性,或許「補助」及「獎勵」的雙管齊下,正是逐步改變習性、面對未來的第一部。或許,木構造或是值得獎勵的「鋼鐵 + 木造」建築正是政策上更應積極鼓勵的構造標第(如北投圖書館);而室內裝修在更多綠建材的開發及認證之後,更應大幅提升其要求的比例的可能。

 

有關「建設」以及其對於人的意義或許才是真正改變價值的關鍵;由於建設常指有形的硬體建設,而人們似乎也傾向將建設視為挑戰「未馴服」的象徵。過去的價值或許如此,但隨之而來的環境危機已成了生存危機,如今許多以「建設」作為施政主軸的政策或許應做重新思索。

 

以一個城市環境的議題作為思索:依據現行法規在公有建築的新建,都須以其預算1%作為公共藝術之預算,並加以執行;同時,這作品在5年間不得任意移動。實務界及法令的詮釋其實不同意「軟體」及藝術活動作為公共藝術的一部分;同時,具「景觀意義」的作品(樹景、雕樹等)也常常被排除其外;當然,創作中屬於非抗時間的作品也常被排除。而如今在重新檢視「環保」、「綠政策」的當下,類似這樣一種源自於傳統「建設 = 進化」的見解,是否可能有新的轉折及見解呢?在此並非期待法令的變更,而是由這一個極小的政策以及極小的預算執行便可看出政策的基礎還是以永久的「建設」為主。目前,儘管大家都知道「生態」議題的嚴重,但面對巨變當即的力量還是相當分散及不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鑽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