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建築教育改革未竟全功?

可能是 2 個人、大家站著、大家坐著和室內的圖像

又是八 -九月,學校即將陸續開學,但一股詭異氣氛環繞:大家相繼打聽今年的入學生狀況如何?學測成績如何?

由「18分爭議」引發的後續效應陸續浮現;這是「個案」還是高等教育的通例呢?是否就像我們所曾經框架出「草莓族」所指涉的「代」別一樣,暗示著我們的時代接受一種新考驗;而目前高等教育的近100%錄取率時,是否暗示一個新的「難堪」即將出現?

 

事實A:(1)台灣的目前失業率約3.8%-4.1%(2)畢業生平均需耗3.4個月找工作(3)台灣畢業生薪資結構約只是韓國大學畢業生的60%(4)台灣大學生薪資數字為全亞洲四小龍之末,而且差距持續擴大。

事實B:(1)台灣建築相關行業在2004年起,所需人力不足(2)台灣建築相關科系畢業原始薪資約莫相等於大學平均起薪(3)職業界對於建築高等教育下所提供人力能力有較高比例認為能力不足,並認為其教育無法支援職場現狀。

在以上兩個區塊的事實中,顯示許多「不對稱落差」;其中:(1)建築相關行業就業狀況優於整體就業狀況,但薪資並不突出,(2)建築高等教育機會大增,但產業界認為畢業生無法配合業界需要。

 

這些落差多少來自於大環境的整體經濟現狀,或是源自於建築產業的循環特性。但在屏除外在因素之後,若由建築教育本體觀察,那麼建築教育是否有其盲點?是否教育理念、方向及作法有長時間「畫地自限」的現象?

 

由近幾年的觀察,建築教育有幾個特殊的方向的出現:(1)國際化。許多學校增加了國外師資,有了各種交流活動以及演講及參訪。(2)數位學習。許多學校加強這一個「工具」對於建築創作、創作輔助的影響力(3)多元化。學校加強分配時間給跨領域多種課程(4)創意化。學習課程強調建築的創意產業個性。

整體看來這些隨時代出現的趨勢是如此「完美」及「迫切」,但有了一個大問題 – 難道每一個建築高等教育都要這麼一致的理念才能支持教學嗎?難道我們這樣的教學方向和建築產業鏈中需要人才的比例得以配合嗎?

 

事實是,就像人類在世界中的階級落差,建築教育體系以及建築職業體系也有階級的落差(不見得是權力落差)- 建築產業鏈由開發、規劃、設計、設計支援、法規執照、施工建造、行銷(開發案)、室內裝修等有其複雜的分工關係;而其每一項分工的資源投入比例也有極大差異。以「設計」這個環節觀察(事務所為主),其「設計決策」及「設計支援」的人力比可由1:21:8不等。這數字暗示,所有新手所做的事都將落入「設計支援」的區塊。加上建築產業的競爭性,職場經營者會更加以「效率化」考量分配人力,這暗示「慣常程序」將主導職業環境的內容,每一位工作者很容易被定位在一組標準的工作區塊或流程。

 

如今的建築高等教育的「問題」在於所有教育機構理想的一致化;過去「技職」及「大學」分野的消失,過去系所有階級性及使命性差異的認同不復存在,由光譜最上方到光譜較底層的學校都相當接近的教育目標教育學生,也以相當「期待」的眼光看著學生的成長。我們的疑問是:從「事實」中呈現的差異,並未深刻的反應在教學上;同時,每一個學校的眼光及教學分配比例及內容都越來越接近時,我們建築產業會越來越對教育不信任。

 

以目前的趨勢,「泛建築產業」的人力需求以及建築相關教育所培養人數還算平衡(約12500人);但是面對產業真正需求以及未來理想視野下,建築學校要面對的不是去宣稱「全能」的價值,而是「專業」區塊的準確以及「人」的彈性面對未來。過去10年建築教育的改革及進展未竟全功;它的師資改進了、它的理想擴大了、它的透明度增加了;但也因此,大家都很像了。除了第一線學校(國際競爭型)之外,系所所宣稱的目標真的和學生畢業後狀況能吻合嗎?

或許,建築教育的下一個改革是讓每一個系所看清它的真正可行的機會及教學區塊;藉由刪減落差,務實面對需求找到競爭利基。對於一些學校,簡單準確的目標將會好於過多、過於超出「真實」的理想。「分工」是建築產業的最大特性之一,而學校及教育方針也需「分工」,並確立準確的「位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鑽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