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歷史的注解: 國際競圖再思考

 未提供相片說明。 

1659年,在路易十四親政後的第十五年,他在巴黎的羅浮宮皇家住所區(Cour Carrée)的東翼開始由建築師La Vau進行設計。直到1663年,無數的繪圖及計畫呈給國王看過,終於一個被稱為第四案的設計被接受。然而一年之後,具實權的財政大臣Cobert 接掌皇家建築管委會,La Vau的設計被駁回;Cobert 認為著座代表路易在巴黎權威的建築必需更加壯觀才行,然而La Vau設計中所使用的半柱式樣以及短跨距的拱圈門廊,實在不足以顯現國王的權威。1665年,Cobert舉辦了一個「邀請競圖」,除了原有的法國La Vau團隊之外,他邀請義大利的巴洛克大師貝里尼等四人參賽。在五組參賽作品中,最終由貝里尼贏得勝利。

貝里尼獲勝一年之後,Cobert 又改變了主意了。貝里尼進行中的設計於是被勒令停止。改變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比較合理的說法則是貝里尼私下改變了空間內容,這改變惹火了Cobert。而另一個說法則是來自法國民族情緒,導致Cobert「私謀」將給義大利人的設計轉回法國人手上。在接下來的數年,皇家建築管委會重掌設計權,La Vau結合皇室畫家Le Brun以及業餘建築家Perrault 發展出了新的設計,而東翼終於在1671年完工落成。

1671年同時也是皇家建築學院成立的一年。Cobert 是學院的催生者,資料正顯示學院的成立和整個羅浮東翼競圖有絕對的關係;Cobert 似乎認為法國建築師以及學術思考的涵養在當時不足以提供皇家所需要的建築設計,於是法國必須成立一所「最高」的建築學院。當1672年學院院士的第一次集會時,她們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在辯論以及確認在路易皇朝中,建築物的「美麗」原則為何;而這種將建築設計建立在抽象的思想,而非單純建立在執業的經驗(當時的建築職業基礎)終將在接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西方建築學校的教學基礎,一直到包浩斯體系的崛起為止。

2004年末台灣建築界也經歷了一場建築界的盛事;「故宮南院國競圖」決定了未來將建在嘉義的昂貴博物館。「國際競圖」的原意除了國際化的宣示以及國家能見度的提升外,似乎不可諱言的扮演著類似Cobert的對於本國建築設計的不信任態度。但與其關注在國際競圖本身的意義,或是所選定案件是否符合期待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此的競圖似乎只有微弱價值的陳述,同時也說不太出來它能帶給建築未來在台灣發展什麼新的機會。當競圖中許多類型完全不同的設計,在短短的一天中經過陳述設計內容的評審過程而達到決選,真的非常難釐清業主(不只是故宮、也是所有這塊土地的人們)的期待為何?

Cobert 清楚的知道他的國王及王朝所想要的一種價值:一種想法、企圖及美學論述。他失敗的「國際競圖」使他重新面對原點的問題:我需要什麼呢?為什麼我需要的是某特定的「美麗」或功能的需要呢?他成功的以學院去辯論它,並在未來建築教育上提供新的認知的機會。

「故宮南院競圖」會是一個這樣非常類似羅浮東翼設計的機會,但這絕佳的機會也似乎正悄悄的由我們手中溜走;未來能留下來的也恐怕只剩下一座巨大鑲嵌著故宮名號的標準「公共建築」;它似有若無地傳述只是在一個特定時間,一種被稱為「國際化」流程下的某個結論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鑽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